世界睡眠日|健康睡眠,優質生活!陸林院士攜6位睡眠健康領域眾專家,為健康睡眠賦能
北陸藥業 2022-03-18

3月13日,世界睡眠日來臨之際,由《醫師報》主辦,北京北陸藥業股份有限公司支持發起的“健康睡眠,優質生活”——2022世界睡眠日網絡學術直播活動圓滿落幕。47余萬觀眾,在線觀看。

“健康睡眠是優質生活的保障,而良好的睡眠習慣更是青少年身體發育、精力恢復和記憶鞏固的基礎。讓我們攜手同行,共同促進健康睡眠,擁抱優質生活!”,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院士表示。
“我們要讓醫學知識深入到百姓的生活里。不僅從醫學角度,更要做好科普工作,讓公眾更為深刻地認識到睡眠的重要性,主動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主任委員、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李凌江教授在致辭中表示。
活動中,陸林院士、李凌江教授攜手5位睡眠健康領域專家,為公眾解答健康睡眠與身心健康的內在聯系,并重點關注青少年的睡眠相關問題。會上還分別啟動了 “線上科普短視頻大賽”及“青少年心理健康自身認知與家庭關注調研”等公益活動,為全民健康的中國夢賦能!
2022心關愛 九州行——“無慮未來”線上科普短視頻大賽啟動
“不知患病和患病不治是當前我國精神障礙診療面臨的主要問題。”中華醫學會精神醫學分會前任主任委員、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施慎遜教授指出,加強精準有效、與時俱進的科普工作至關重要。
為了實現準確、專業、科學、有趣的傳播精神障礙/心理行為問題相關知識,以期提高公眾對于心理行為問題/精神障礙的認知,提升公眾診療意識和全病程管理的依從性,會上啟動了“2022心關愛 九州行——‘無慮未來’線上科普短視頻大賽”。
駐夢少年 “陸”力同心——2022青少年心理健康自身認知與家庭關注調研啟動
“去年我們啟動了青少年睡眠與心身健康線上調研,一周時間就收集了4萬余份調研報告,這也能看出青少年及家長對心身健康和睡眠問題的關注度是很高的,而此次活動正好提供了一個讓公眾了解青少年睡眠和心身醫學知識的窗口。”陸院士表示。
為進一步了解家庭中家長和青少年對心理健康的關注和認知程度,以及雙方認知的一致性,由《醫師報》主辦,北京北陸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駐夢少年‘陸’力同心——2022青少年心理健康自身認知與家庭關注調研”項目再次起航。
“失眠常與焦慮障礙、抑郁障礙等精神障礙聯系緊密,兩者常常是雙向相關。”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主任劉忠純教授介紹,研究表明,失眠是焦慮抑郁發生的危險因素。焦慮相關患者通常伴有睡眠障礙,尤其是失眠,同時,睡眠不足會引發或進一步加劇焦慮。“睡眠不足會對情緒和認知調節途徑產生負面影響,從而增加焦慮易感性。”
劉教授介紹,可通過認知行為治療、正念冥想、心身介入療法等心理治療以及藥物治療方式改善睡眠質量。在藥物治療上,主要包括苯二氮?受體激動劑、褪黑素受體激動劑、抗精神病藥物等西藥治療,以及通過辨證分型發揮作用的方劑和中成藥。“其中九味鎮心顆粒在實證、虛癥及虛實夾雜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長春市第六醫院院長桑紅教授指出,青少年兒童睡眠不足會引起多種健康問題,包括高血壓、超重肥胖、過敏性疾病、語言發展受限、抑郁焦慮等,亟需引起重視。
桑紅教授介紹,失眠的治療原則要求盡可能明確病因,通過藥物治療、心理行為治療、物理治療等干預方式,改善睡眠質量和(或)增加有效睡眠時間,恢復患者社會功能,提高生活質量,同時減少或消除與失眠相關的軀體疾病或與軀體疾病共病的風險,此外,應盡量避免藥物干預帶來的負面效應。
桑紅教授還介紹了日常簡單易行的失眠行為干預建議,主要包括:不要在床上待過多時間,維持固定的睡覺/起床時間,如果不能入睡就起床,將午睡時間限制在30分鐘以內,加強日常鍛煉,增加戶外活動時間,入睡前適量進食,避免在午后攝入咖啡因、煙草和酒精,限制夜間喝水量等。
“青少年嗜睡需綜合評估病因,關注發作性睡病的可能,以減少漏診、誤診率。”四川大學華西醫院睡眠醫學中心周俊英教授介紹,發作性睡病的臨床特征表現為睡眠幻覺、睡眠癱瘓、日間嗜睡、發作性猝倒和夜間睡眠紊亂,同時患者可能合并睡眠障礙、情緒障礙等。因此,發作性睡病患者通常以睡眠障礙、情緒障礙主訴就診,加強共病的識別、診斷與治療至關重要。
對于發作性睡病的治療,周俊英教授表示,應重視發作性睡病的非藥物治療,主要包括行為治療和社會心理支持。行為治療與非藥物治療同等重要,主要指規律的睡眠(覺醒節律、充足的夜間睡眠),白天多次小睡,避免睡眠剝奪和進食高碳水化合物類食物。社會心理支持則指家長、老師等應對患者進行心理輔導,增強其信心,同時給予相應的社會支持。
邢佳博士 心身疾病診療應多方面、多層次、多維度分析
“生活應激和睡眠剝奪是誘發失眠和焦慮障礙的重要始動因素。”北京中醫藥大學東方醫院心身醫學科邢佳博士通過一例失眠病例的診療過程,介紹了心身疾病的診斷模式。
此例患者失眠伴背痛4年余,癥狀反復,經藥物治療后,癥狀明顯好轉。但因近期家人去世,癥狀加重,診斷為廣泛性焦慮障礙、慢性失眠癥、睡眠衛生不良,經藥物聯合心理治療后痊愈。
邢佳博士指出,心身疾病的診斷應從軀體、精神、心理及相關社會因素進行多方面、多層次、多維度分析,以進行生物軀體與精神心理共病的診療。同時她強調,特殊個性特征及防御機制的患者易在應激下出現失眠共病焦慮,甚至伴疑病傾向。對于此種患者,不能僅處理癥狀,需要及時篩查,完善相關精神心理評估,專科明確診斷、規范治療同樣重要。個體化評估患者主要癥狀及問題,結合中藥和心理治療可綜合、全面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提高臨床治愈率。
北陸藥業作為本次活動的支持單位,將持續關注醫療健康領域的公益事業,以公益項目關愛國人身心健康,不斷以實際行動踐行企業社會責任,為建設健康中國貢獻力量。